雖說是冬天,熱情的台灣總還有溫暖的冬陽
一波寒流來襲,連日出門都要穿上厚重外套
有時不免抱怨起這樣的冷空氣讓人不適
但想想媒體報導其他國家風雪來襲猶如冰窖,身在台灣也夠幸福的了,該是知足!
是日下午,溫暖的太陽公公又出來打招呼,
媽咪帶著楷哥到附近的國小溜滑梯
遊樂場的邂逅,同是孩子的媽,她的眼神深印在我腦海,久久無法退去
二個孩子,從身高判斷年齡差距不大,感覺和楷哥差不多
我問:"雙胞胎?"
她微笑回著:"只差一歲"
她看看楷哥:"他的動作很協調,你一定常常帶他出來玩"
我說:"一歲多就帶他出來跑跑,孩子需要接觸大自然,遊樂器材幫助他的大肌肉發展,增進身體的協調度"
她看著孩子,自責地說到:"他們出來玩的次數不到10次,我以前太忙了"
我看得出來他的老大有些狀況,構音不正常.肢體的協調也不好
礙於不熟識,未免唐突,我也不方便多問
她問了我一些教養的問題和婆媳相處的經驗,我知道,此時的她處於徬徨無助的階段
她望著正在嬉戲的孩子,娓娓道來
原來老大在8個月的時候打了疫苗,隔天全身起疹子又發燒
等到孩子一歲多要學走路的時候,驚覺孩子的肢體動作很不協調
情況卻沒有隨著孩子長大而改善,才開始帶著孩子四處求診就醫
她說:"現在老大每個星期都要到醫院復健,我也沒辦法工作了,專心陪伴孩子"
我跟她分享了之前接觸過幾位學前特教的個案
也告訴她學前特教該有的服務和訊息以及可能有提供的相關福利
她說她完全不知道有這些幫忙,疑惑說道:"有這麼好的服務嗎?"
社會福利推廣和訊息傳播,似乎總不能在最快的時間傳達給最需要的人
而他們,是如此無助又迫切的需要幫助
望著遠方,陪孩子復健的道路是那麼漫長,有沒有希望,讓孩子更進一步
她問:"很明顯嗎?看得出來是嗎?醫生說不明顯,和普通孩子一樣"
我婉轉回答:"也許是因為我接觸過這樣的孩子,所以比較敏感"
因為這孩子之前看的是腦神經科,我建議她改掛兒童心智發展門診
和楷哥要離開時,她一直跟我道謝,微笑中帶著一絲無力感
我回給她"加油"
我知道,她陪孩子復健治療之路,還有好長一段要走,真是需要打氣的!!
牽起楷哥的手
內心深深的祝福這位媽媽能夠充滿正向的能量
陪著孩子度過人生中的每一關
當媽媽的,總是要比孩子更堅強!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