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開學至今,幾乎每天都要多次處理幼兒A攻擊小朋友的案件,
雖然幼兒A的奶奶有說明幼兒A現在正在長庚的兒童心智科門診持續治療,
也在福音診所做注意力和大團體的職能治療,
但是太過頻繁的攻擊事件,還是讓班上的其他寶貝驚慌,
老師也總有處理不完的爭執事件,家長也開始對幼兒A的攻擊行為有所反彈。
即使老師解釋說明幼兒A正在治療,但誰能容許自己的心肝寶貝在學校遭到霸凌呢?

    面對幼兒A的特殊情況,園長已經通報資源班的老師,
我也取得幼兒A奶奶的同意,奶奶同意請醫生開立診斷證明,
希望未來能有一個特教巡迴輔導教師來幫助幼兒A
但是在等待巡迴輔導教師進行治療與輔導的這段期間,
老師仍需繃緊神經避免幼兒A與孩子之間的衝突行為。

    為什麼孩子會有攻擊行為呢?老師閱讀了相關的期刊與文獻,
當父母的管教太過溺愛或是太過嚴厲,這二種極端都容易造成孩子的攻擊性行為。
幼兒A是單親家庭的孩子,爸爸又在北部工作,
平時都是由奶奶照料,奶奶對於幼兒A這樣的行為也是束手無策,
最後才在半年前聽由他人的建議帶幼兒A去做治療。

    會攻擊他人的孩子往往具有衝動、易怒、不會表達情緒和行為導向的特質,這類孩子也較為自我中心。
關於家庭該努力的部份除了讓孩子持續治療之外,還需要給孩子多一點的關懷、引導孩子學會表達,
並減少讓孩子看到暴力行為,不僅是家長身教要注意,孩子接觸的電視媒體也要完全避免讓孩子看到暴力的畫面。
平時也應多帶孩子到戶外從事大肌肉的活動,讓孩子發洩精力和情緒。

    關於幼兒A的攻擊行為,老師目前的處理方式除了立即性處理(停止行為&帶離現場&了解原因),
也利用行為理論的代幣制度及讚美和獎勵,希望能增強幼兒A好的行為而削弱不好的行為,
但也只是暫時性的效果,雖然老師知道孩子的行為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獲得改善,
但也總希望能慢慢獲得改善。老實說,每天要多次處理同一個孩子的攻擊行為,還真會令老師心力交瘁。

    今天,幼兒A又因為要到工作櫃內放物品而和座號只差一號的小朋友有所爭執,
幼兒A伸出手就對那個小孩的背部猛捶,老師看到之後將幼兒A帶到大辦公室,
感謝教務主任協助配合,口頭告誡幼兒A
而這樣的事件每天層出不窮,未來,還真會需要行政介入的協助。

    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,到底還應該怎麼做呢?
1.教導孩子社交技巧-學習說出自己的感受、教導解決問題的方法;
2.培養孩子的判斷力-預測行為的後果、尊重他人;
3.幫助幼兒找出情緒出口-跑步、遊戲、球類等大肌肉活動;
4.培養幼兒助人行為-學習關心他人避免傷害他人、培養幼兒的同理心。
以上四點是老師還需要持續努力的。

    文獻說明「安排男性長輩與幼兒相處」這點倒真是幼兒A所缺乏的,
因為爸爸長期不在身邊,根據研究有些男孩的攻擊行為是因為父親長期離家所造成的,
因此若是能安排男性師長以大哥哥的身分陪孩子,也是可以削弱孩子的攻擊行為。
另外「改變環境」安排幼兒和大一點的孩子相處,也可以幫助降低攻擊行為發生的頻率。
當然,學校行政配合緊急狀況的處理,還有長期的輔導也是極為需要的。
希望,透過多方的努力,幼兒A能儘早改正惱人的攻擊行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a 的頭像
    fa

    發現真善美

    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